形态特征
生活型:
常绿灌木或小乔木;
枝:
小枝粗,具纵沟,沟内被微柔毛;
叶:
叶二型,四角状长圆形,先端宽三角形、有硬刺齿,或长圆形、卵形及倒卵状长圆形,全缘,长4-9厘米,先端具尖硬刺,反曲,基部圆或平截,具1-3对剌齿,无毛,侧脉5-6对;叶柄长4-8毫米,被微柔毛;
花:
花序簇生叶腋,花4基数,淡黄绿色;雄花花梗长5-6毫米,无毛;花萼径2.5毫米,裂片疏被微柔毛;花瓣长圆状卵形,长3-4毫米;雄蕊与花瓣几等长;退化子房近球形;雌花花梗长8-9毫米,花萼与花瓣同雄花;退化雄蕊长为花瓣4/5;
果:
果球形,径0.8-1厘米,熟时红色,宿存柱头盘状;分核4,倒卵形或椭圆形,长7-8毫米,背部密被皱纹及纹孔及纵沟,内果皮骨质;
生态习性
国内产地:
江苏、上海市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等省区,云南昆明等城市庭园有栽培,欧美一些国家植物园等也有栽培;
国外分布:
朝鲜;
生境:
山坡、丘陵等的灌丛中、疏林中以及路边、溪旁和村舍附近;
海拔:
150-1900m;
物候期:
花期4-5月,果期10-12月;
功用价值
经济价值:
本种之树形美丽,果实秋冬红色,挂于枝头,与欧洲之圣诞树 Ilex aquifolium L. 可以媲美并代替供庭园观赏。其根、枝叶和果入药,根有滋补强壮、活络、清风热、祛风湿之功效;枝叶用于肺痨咳嗽、劳伤失血、腰膝痿弱、风湿痹痛;果实用于阴虚身热、淋浊、崩带、筋骨疼痛等症。种子含油,可作肥皂原料,树皮可作染料和提取栲胶,木材软韧,可用作牛鼻栓。
上一条:无刺枸骨
下一条:冬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