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 > 水利科普 > 瑶湾植物 > 正文

时间:2023-07-05    作者:    浏览:

形态特征

生活型:

落叶乔木;

株:

高达30米,胸径1米;

叶:

二至三回奇数羽状复叶,长20-40厘米;小叶卵形、椭圆形或披针形,长3-7厘米,宽2-3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或圆,具钝齿,幼时被星状毛,后脱落,侧脉12-16对;

花:

花芳香;花萼5深裂,裂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;花瓣淡紫色,倒卵状匙形,长约1厘米,两面均被毛;花丝筒紫色,长7-8毫米,具10窄裂片,每裂片2-3齿裂,花药10,着生于裂片内侧:子房5-6室;

果:

核果球形或椭圆形,长1-2厘米,径0.8-1.5厘米;

生态习性

国内产地:

黄河以南各省区,较常见;

国外分布:

广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,温带地区栽培;

生境:

生于低海拔旷野、路旁或疏林中,目前已广泛引为栽培;

物候期:

花期4-5月,果期10-11月;

功用价值

经济价值:

平原及低海拔丘陵区的良好造林树种,在村边路旁种植更为适宜。边材黄白色,心材黄色至红褐色,纹理粗而美,质轻软,有光泽,施工易,是家具、建筑、农具、舟车、乐器等良好用材;用鲜叶可灭钉螺和作农药,用根皮可驱蛔虫和钩虫,但有毒,用时要严遵医嘱,根皮粉调醋可治疥癣,用苦楝子做成油膏可治头癣;果核仁油可供制油漆、润滑油和肥皂。

上一条:香椿

下一条:臭椿